科普| 建筑防火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时间:2018-02-26 15:13:52
作者:
阅读:
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兴建的皇史宬,采用砖石结构,室内石台上放置包铜皮的樟木文件柜;嘉靖四十年建造的宁波天一阁(见藏书楼),建在三面临水的湖边,并在阁前开凿贮水池,就是为了防火。
被动防火
1.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是两栋建(构)筑物之间,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等的必要间距。为了防止建筑物间的火势蔓延,各幢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案例距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减少辐射热的影响,避免相邻建筑物被烤燃,并可提供疏散人员和灭火战斗人员的必要场地。
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有:1)热辐射;2)热对流;3)建筑物外墙开口面积;4)建筑物内可燃物的性质、数量和种类;5)风速;6)相邻建筑物的高度;7)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的水平;8)灭火时间的影响。
2.防火等级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通常用耐火等级来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一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是由一两个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是由组成建筑物的所有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即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3.消防分区
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主要通过涵盖面积来确定。通过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防火分区主要是通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防火分隔设施来实现的,常用防火分隔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
4.消防扑救条件
建筑的消防扑救条件可根据消防通道和消防扑救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消防通道是指包括有无穿越建筑的消防通道、环形消防车道以及消防电梯等。消防通道的畅通及完备可以保证火灾时消防车能够顺利到达火场,消防人员迅速开展灭火战斗,及时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在实际建筑中,消防车道一般可与交通道路、桥梁等结合布置。消防扑救面是指登高消防车能靠近主体建筑,便于消防车作业和消防人员进入建筑进行抢救人员和扑灭火灾的建筑立面。
5.防火分隔设施
如前所述,常用的防火分隔设施有防火墙、防火门以及防火卷帘等。在通过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之后,防火墙就基本上就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而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即使在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之后,在实际运行时也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常闭防火门未关闭或关闭不严、防火门损坏;防火卷帘下部堆放物品,或是维护保养不及时,致使滑轨滑槽锈蚀,造成防火卷帘无法达到预定位置;常开防火门由于控制系统损坏或出现故障,紧急情况下无法关闭。如果出现上述种种问题,都会使防火分区不能达到预定的消防设计要求,无法实现火灾时防止火灾蔓延的目的。
主动防火
1.灭火器材
灭火器材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一线的卫士,担负着扑灭或控制初期火灾的重任。灭火器材的配置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能够及时维护,保持其完好可用性,都将决定着潜在火势的发展状况。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严重危险级: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
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2.消防给水
消防给水系统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火灾扑救的效果。据火灾统计,在扑救成功的火灾案例中,93%的火场消防给水条件较好,水量、水压有保障;而在扑救失利的火灾案例中,81.5%的火场消防供水不足。许多大火失去控制,造成严重后果,大多与消防给水系统不完善、火场缺水有密切关系。
3.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套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智能化系统,一旦建筑物内某个部位发生火灾,火灾探测器就可以检测到现场的火焰、烟雾、高温和特有气体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与正常状态阈值比较后,给出火灾的报警信号,通过自动报警控制器上的报警显示器显示出来,告知值班人员某个部位失火。同时通过自动报警控制器启动报警装置报警。
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等四种。在实际应用中将根据火灾的特点、安装场所环境特征、房间高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探测器,以达到及时、准确报警的目的。
4.防排烟系统
防烟、排烟的目的是要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外扩散,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顺利疏散和安全避难,并为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建筑内的防烟、排烟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必要条件。排烟方式主要有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两种;防烟方式主要有固体防烟、加压送风防烟和空气流防烟三种。在进行排烟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补风,因为排烟过程是烟气与空气对流置换过程。补风口的面积必须足够大,且应分布合理,否则还容易造成烟气与空气的掺混,达不到预定的排烟速率。另外,如果补风口过于靠近火源,还可能造成燃烧强度的增大。
5.自动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主要指水自动灭火系统,是指以水为主要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它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和水炮灭火系统。
同样,随着建筑领域的巨大变化,相应灭火系统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设计者应根据建筑的功能、布局、结构特点选择高效、经济、合理的灭火系统,才能有效地扑灭火灾。
6.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疏散设施的目的主要是使人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利的灭火救援条件等。因此,如何保证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建筑物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如楼梯、疏散走道和门等,是依据建筑物的用途、人员的数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以及人们在火灾时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因此要确保这些疏散设施的完好有效,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公共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通常不应少于2个。出口不少于2个的规定,是考虑到当其中一个疏散出口被烟火封堵时,人员可以通过另一个疏散出口逃生。设计规范对疏散的距离也做了相应的规定,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疏散距离会有所变化。此外,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及是否合理,对人员安全疏散也具有主要作用。在疏散门上方、走廊下方、楼梯前室以及走廊转弯处等重要部位设置疏散方向标志和照明灯具,停电时备用消防电源自动切换保证照明,帮助疏散。